一株病毒教我們的事

技高國文

跨域時事、鑒往知來……

新冠病毒,除了防疫觀念,我們還能帶給學生什麽能力?

閲讀題組1

從疫情看經濟

(一)

1-3為題組

閱讀資料,回答1-3題。

  2003年SARS疫情重挫臺灣當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同年七月WHO宣布將臺灣從SARS疫區名單除名,延宕的消費與生產出口逐漸恢復,加上國際經濟情勢變化,政府亦祭出多項振興政策,帶動2004年整體經濟回溫。相似的經濟觸底後反彈的情形也出現在H1N1病毒爆發流行隔年。

        下列圖表,「表一」是2003年國內外相關單位對SARS影響臺灣經濟的預測,「圖一」是2001年至2010年臺灣經濟成長率與實徵稅收的歷年變化,「圖二」是1999年第一季至2010第一季全國房屋成交量指數與可能成交價指數趨勢圖。

研判單位

影響程度

行政院

經建會

依據主計處五月預測,國際景氣下滑與SARS疫情衝擊將使本年成長率較二月預測的3.68%下修至2.62%,惟執行擴大公共投資與SARS防治及紓困方案,可帶動經濟成長。依據經建會評估,若擴大公共建設執行率達九成,則今年我國經濟成長率仍可達3.09%。

財政部

估計2003年全年稅收短徵數高達一千零六十六億元,較年初預測可收賦稅下修8.6%;其中四、五、六月受 SARS 影響的稅收短徵數為一百一十八億元。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近年美伊戰爭重創國際經濟,由於戰事即將進入尾聲,年初IMF預測全球進入景氣復甦階段,卻又在此時爆發SARS,重創亞洲的觀光業與航空業,衝擊投資信心。若疫情無法獲得有效控制,經濟成長率將較去年下降0.8%。

表一 2003年國內外相關單位對SARS影響臺灣經濟的預測

圖一 2001年至2010年臺灣經濟成長率與實徵稅收的歷年變化

圖二 1999年第一季至2010第一季全國房屋成交量指數與可能成交價指數趨勢圖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財政部、行政院主計處、國泰房地產指數2010年第一季季報)

 

  1. 對照表一2003年國內外機構對SARS疫情影響臺灣經濟的預測,與圖一呈現的實際情形,最適宜的判斷為下列何者?

①有關臺灣經濟成長率的預測,均較實際情形悲觀

②有關疫情擴散期間的稅收影響,與實際情形相符

③對觀光業與航空業祭出紓困政策,有效穩定經濟

(A)①正確②正確③資料不足

(B)①錯誤②資料不足③正確

(C)①正確②資料不足③資料不足

(D)①錯誤②資料不足③資料不足

 

  1. 依據資料推論H1N1病毒爆發的時間為何?

(A)2007

(B)2008

(C)2009

(D)2010

 

  1. 下列關於影響2004年經濟上揚因素的推論,最不適切的為下列何者?

(A)2003年受SARS影響而延宕至2004的消費與出口

(B)美伊戰爭結束,2003年的景氣復甦反映在2004年

(C)政府的公共投資、防疫與紓困方案帶動了經濟成長

(D)房地產交易增加了2003年實徵稅收,提振隔年景氣

閲讀題組2

傳播媒體與流行疾病

(二)

4-5為題組

閱讀甲、乙二文,回答4-5題。

  過去的研究顯示,人們會在傳染疾病爆發後產生某些行為改變,如SARS傳播期間口罩的使用和旅行行為變化,及面對麻疹和愛滋病感染風險而加強自我保護等。本研究藉由1998/1999~2014/2015年間美國的流感發病率數據,及2009/2010~2014/2015年間從Twitter收集的社交媒體數據,關注人們發文及轉發包含「流感」(flu, influenza)字眼的推文現象,藉此評估媒體對疾病傳播的影響。

研究結果顯示,媒體介入會帶動社交媒體活動和新聞文章分享,可有效減少感染總人數,縮小疫情高峰的規模。例如在2014年至2015年的資料中,疑似流感的病例大量出現前,Twitter上早已有不少轉發活動,無形中增加人們去醫院就診的比率,提高疫苗接種率。

  在這項研究中有個關鍵的假設,即社交媒體的使用者沒有年齡分層。然而根據統計,美國的Twitter使用者偏向18-29歲的成年人,此現象可能造成些微研究誤差,但這占美國成年人口數約10%的樣本數仍比傳統調查方法能獲取的樣本數多。(改寫自Lewis Mitchell and Joshua V. Ross〈A data-driven model for influenza transmission incorporating media effects〉)

    H1N1流感大流行初期,為快速掌握民眾反應,及評估大流行初期之風險溝通成效,政府委託公正第三機構進行電話訪問調查,以了解社區民眾的認知、行為改變及口罩購買等相關影響因素。調查對象為全國18歲以上成人,以縣巿分層隨機抽樣,於2009年5月8-9日進行電訪,共完成1122份成功樣本。

圖一  民眾對H1N1流感認知、媒體報導看法、政府支持度及行為改變之統計

(資料來源:何麗莉等〈H1N1 流感大流行初期之民眾認知、行為改變及口罩購買相關因素調查〉)

 

  1. 關於流行疾病的傳播,甲、乙二項研究成果共同提及的現象為何?

(A)人們會在傳染疾病爆發後而加強自我保護

(B)透過社交媒體數據可以有效監控疾病傳播

(C)人們樂於用社交媒體傳播樂觀的疫情預測

(D)媒體傳播的訊息太誇大,不利於疫情控制

 

  1. COVID-19疫情來勢洶洶,有專家建議直接依照H1N1流感大流行初期的調查,針對民眾最容易忽略的防疫行為,加以排定宣導的優先次序。下列海報主題,可能被列為最優先項目的是下列何者?

(A)搭乘大眾交通工具要注意個人手部衛生

(B)叮嚀彼此戴好口罩,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C)防疫期間盡量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

(D)民眾配戴一般外科口罩,把N95留給醫護人員

閲讀題組3

傷寒雜病論

(三)

6-8為題組

閱讀下文,回答6-8題。

  怪當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醫藥。精究方術,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但競逐榮勢,企踵權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務,崇飾其末,忽棄其本,華其外而悴其內。皮之不存,毛將安附焉?卒然遭邪風之氣,嬰非常之疾,患及禍至,而方震慄。降志屈節,欽望巫祝,告窮歸天,束手受敗。齎百年之壽命,持至貴之重器,委付凡醫,恣其所措。咄嗟嗚呼!厥身已斃,神明消滅,變為異物,幽潛重泉,徒為啼泣。痛夫!舉世昏迷,莫能覺悟,不惜其命。若是輕生,彼何榮勢之云哉?

  余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采眾方,選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並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雖未能盡癒諸病,庶可以見病知源。(改寫自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序〉)

 

  1. 作者認為學習醫學的好處,不包括下列何者?

(A)治療國君和父母疾病

(B)解救貧苦百姓的病厄

(C)維持自身的日常健康

(D)圖謀更好的仕途發展

 

  1. 作者寫作《傷寒雜病論》,過程中採取的研究方法為何?

(A)將過往文獻與自身實際經驗相互參照

(B)蒐集諸多古籍偏方,抄錄相關的病例

(C)訴諸專家見解,訪問眾多醫書的作者

(D)勇於實驗,並將結果撰寫成多本著作

 

  1. 關於引發作者寫作動機的時事背景,下列文獻敘述的情境,何者最為接近?

(A)說其先祖,漢末大亂,逃去山中,飢困欲死

(B)癘氣流行,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

(C)衣冠之士,雖無身手,或聚徒眾,違棄素業,徼倖戰功

(D)是時豪傑既多附紹,且感其家禍,人思為報,州郡蜂起

技高/國文

下載專區-閱讀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