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教學資源

天賦並非男性專利

1980年代,哲學家有時用「光芒」比喻......


 

撰文/席姆潘恩(Andrei Cimpian)、勒斯里(Sarah-Jane Leslie)
翻譯/張亦葳

 

1980年代,哲學家有時用「光芒」比喻才智散發的光輝。


  這些光芒可以照亮即使是最複雜的哲學難題。只有一些幸運的哲學家天生擁有光芒,他們的成就是其研究領域的標竿。任何沒有光芒的人,註定在智力上永遠不如他們。


  每當我和勒斯里(作者之一)在會議上碰面,她會分享這類故事。我們研究領域不同(她是哲學、我是心理學),但研究主題相似,所以會定期聚會了解研究進度,並且談論在各自領域中的經驗。


  心理學和哲學本質很類似(事實上,在19世紀中葉前,心理學是哲學的分支學門),但我們從各自故事中發現,兩個研究領域對於成功要素的觀點極為不同:比起心理學家,哲學家更重視「人格特質」——天賦的不凡心智、散發光芒的超級巨星;相反地,心理學家傾向相信只有努力工作並累積經驗,才能有所成就。


  起初,我們認為哲學家只讚賞才智的態度有點奇怪,但無傷大雅,哲學領域似乎有更大的麻煩,例如女性和少數族裔的人數比較少。在美國,儘管近年哲學領域成員缺乏多樣性的問題持續備受關注,也努力縮小差距,但是在2015年取得哲學博士學位的女性人數仍低於30%,非裔美籍僅佔1%。另一方面,心理學領域顯然成功吸引且留住許多女性研究人員,其人數佔新科博士的72%,另外有6%是非裔美籍,雖然也不符合一般人口比例,卻是哲學領域的六倍。


  我們想不透此差距從何而來。這兩個領域有很多共通點,哲學家和心理學家都提出一些類似的問題,例如人們如何看待並理解世界、如何決定是非、如何學習並使用語言。即使有明顯差異,例如心理學家常使用統計學和隨機實驗,現在界線也已逐漸模糊——隨著實驗哲學越來越受歡迎,哲學家也開始進行調查和實驗,以探究不同的道德觀。哲學和心理學這兩個領域如此密切相關,為何研究人員的組成比例有這麼大的差異?


偏好才智,失去多樣性?


  幾年前,我們藉由分享趣聞軼事來整理彼此的思路時恍然大悟。那是在某次會議中,我們與一群哲學家和心理學家共進晚餐,聊天內容恰巧從哲學家鍾情才智,快速轉換到哲學領域的性別差距。


  表面上,強調才智不會讓任何群體受惠。就科學家所知,認知能力基本上與性別或族裔無關。哲學家偏好某種心智的特質,不論是誰擁有這些特質。然而,看似合乎邏輯的偏好很快便浮現問題,一些社會上的觀念把才智和某些群體(例如白人男性)錯誤聯結在一起。


  即使是那晚出席會議的學者,甚至也提出一項觀點,即男性和女性只是想法不同。女性較務實,男性較願意找尋其他答案及抽象推理,而這些能力在哲學上常被視為才智的表徵。我們開始思考把男性和才智劃上等號的刻板印象,是否阻礙女性進入向來極為重視此特質的領域?而且,該領域現有成員對於男性和女性前途可能有不同期望,導致對不同性別的評估和鼓勵方式也有所差異。


  相同的邏輯可以推展至族裔差距:美國長期貶低非裔美籍族群的智力,可能影響他們進入偏重才智的領域。由這些未經科學證實的刻板印象看來,極度偏好才智的哲學領域的確可能影響研究人員多樣性。


  那晚,我和勒斯里隨後分享了彼此的見解,並推測各領域可能都受影響。對我們來說,學術界談論才智很常見,特別是成員多樣性同樣偏低的領域,例如科學、技術、工程或數學(STEM)。我們對哲學和心理學軼事做的比較,是否也能解釋其他領域女性和少數族裔成員過少的問題? 

 

【本文轉載自科學人2017年10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