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教學資源

教與學,細思量

"教學方法推陳出新,但仍不見多數老師在教學現場跟進,原因何在?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應用之間如何無縫接軌?學生能否自主學習?老師、家長的觀念翻轉了嗎? "


撰文/柯華葳

重點提要

  1. 電子設備、視聽器材和影音教材都進駐教室,各科老師還是照樣只在講台上獨白,講述著要學生背誦的知識。
  2. 近年強調以有研究證據為基礎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這些都需要老師、家長、社會大眾調整習以為常的觀念和做法才能落實。
  3. 借重心理學和認知神經科學的學習理論、增進研究人員與教育人員的交流、了解教學現場的需求與問題,才能橋接基礎研究與應用,把理論化為教學方法。

 

 

  〈教學應該更科學!〉一文,以教育需要有研究證據為基礎的有效課程和教學方法破題,介紹研究人員透過新科技研究教學效益,包括追蹤眼球運動得知學生的注意力、探勘巨量資料等方式找出教學和學習效果之間的關係,做為教學參考。文章最後引用了2014年一篇文獻回顧的研究指出,在大學的科學和工程課程裡,只要學生有機會參與討論或解題而不是坐著聽課,學習效果就比較好,主因是學生由被動轉為主動學習。讓人感嘆的是,多數大學老師還是偏好講課。

 

教學怎麼都沒改變? 
  很多研究人員把教學類比醫學,兩者都需針對對象(學生:病人)進行診斷(學習狀況:病況),找出方法(教學:處方),然後執行結果(學到:病除)。在這樣的類比下,醫學雖仍有未及之疾病,但科學日新月異,大家對醫藥發展抱有信心;相對地,學術界對停滯不前的教學現況仍有不少抱怨,為什麼?

 

  現今學校裡有各種電子設備,例如電腦、電子白板,而教室中有視聽器材也不是最近的事,電視機、投影機都曾引進教室,以增強教學效益。結果呢?這些設備高掛教室一端、幾乎閒置,老師如常在講台上獨白;真正在教室頻繁使用的是相當干擾聽覺的麥克風。

 

  10多年前,教育部推廣資訊融入教學時,我在一個小學班級裡觀察國語科教學。老師依循著教科書出版公司提供的光碟內容逐一播出,全班小朋友都很興奮,常舉手希望老師讓他們上台去按鍵,看看下一個畫面是什麼。當時我的感想是:老師和學生的互動就是讓學生按鍵,做為乖學生的獎勵,按鍵成了增強物。五、六年前,某位朋友說:「不得了了,小學老師都用光碟上課,孩子跟不上光碟放映速度,需要送去補習了!」之後,我的研究團隊觀察全台灣各地區大約30個班級,發現所有老師都使用光碟上課,有的老師整節課播放光碟,有的挑選所需部份做為補充,但再也沒有學生舉手要求按鍵,倒是有老師開玩笑說自己唯一的功能是按鍵。我也曾在一所學校以一節課的時間,去計算全校多少班級以光碟上課:90%以上的老師,雖不同學科,都用光碟,包括音樂課吹直笛。

 

  若使用光碟可以節省老師設計教學的時間和精神,那是不是更能關注學生的學習?和學生有更多互動?不諱言,使用光碟時,多數老師低頭看電腦、準備繼續按下一頁。以直笛課為例,學生看著投影學習以不同手指按笛孔,老師站在電腦旁邊按鍵,是無法指導學生的。 
長久以來觀察教學現場,學科或許不同,但多數教學未因科而異,反而呈現出社會科教學不社會、自然科教學不自然;意思是,自然科不觀察自然、不動手做實驗,而社會科不觀察社會脈動,學生間或師生間也不互動和討論。不論學科,大多數老師只講教科書,以及背誦教科書作者編織的知識。

 

為什麼即使有科技設備,教學依舊? 
  10年前,我帶兩位外籍教授到台北市一所國民小學演講,介紹美國學生如何以掌上型電腦蒐集資料、做報告。有一位老師問:如果每位學生有自己的進度,老師怎麼掌握所有學生的進度?言談間我深刻感受到本地老師強調,在台灣的文化中,學生依賴老師,不可能獨立自主學習。 

 

  我也帶過師資生在高中實習。全班學生照著國文老師的規範,在課本空白處以不同顏色的筆寫上註釋。為什麼?老師說,全班程度不一,必須規範,進度才能一致,不會有學生落後。

 

  一年前我有機會參與中學生家長和老師的座談。有位媽媽說國中課業多、考試多,孩子沒時間閱讀課外讀物;有老師提出,國中生要學許多基本概念,必須反覆練習才能學好;有位爸爸說「閱讀是自學手段」,大約要20~24歲的大人才能展現這個能力。 
中小學生沒有自學能力?是否需要反覆教導?

 

本文轉載自科學人2014年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