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教學資源

上帝將死?

"宗教式微,「無宗教歸屬者」崛起。 "


撰文/薛莫(Michael Shermer)
翻譯/潘震澤

 

 

  自20世紀初起,由於大眾世俗教育的興起與大眾媒體對科學知識的傳播,導致「上帝將死」的預測出現;只不過該預測並未應驗,甚至在某些地方,好比美國,篤信宗教者反而增加了。但這個比例正有所改變:2013年,德國博德曼基金會宗教觀察計畫針對13個國家(德國、法國、瑞典、西班牙、瑞士、土耳其、以色列、加拿大、巴西、印度、南韓、英國及美國)、1萬4000人所做的調查顯示:政教分離獲得普遍的支持,篤信宗教者也隨著時間及世代減少。 



  就算在宗教至上的美國,對「只有相信上帝的從政者才適合擔任公職」以及「重要的宗教領袖應該對政府施政發揮影響力」這兩條敘述,分別只有25%及28%的人同意。其他國家的數字都更低(西班牙最低,只有8%及13%;德國位於中數:10%及21%)。再者,大多數接受調查的國家,篤信宗教者都有減少的趨勢,年輕族群特別明顯。以西班牙為例,45歲以上的受訪者自認擁有中度到高度信仰者為85%,但29歲以下的年輕人只有58%。一般而言,只有30~50%的歐洲人認為宗教對他們的生活重要。 


  為什麼會有這種改變呢?因素之一是過去半世紀來,民主制度在全球急速散播。大多數受訪者,無論其宗教信仰為何,都同意民主制度是好的。民主的功用之一是解開世俗與宗教的糾結,因為在宗教多元的國家,沒有哪個宗教團體可以取得特殊的地位。在民主制度下,大眾的識字率及教育程度較高,導致較能容忍其他信仰,因此降低了大多數宗教在過去所要求的絕對專制性,也顛覆了任何一種宗教凌駕其他宗教的宣稱。 


  第二個因素是經濟邊界的開放,好比在歐盟各國之間,互利的經濟交換取代了零和的宗教部落意識。自由貿易及分工制度成就了歷史上最大的財富製造者。宗教觀察報告中的調查資料指出:「社會經濟的富裕通常導致宗教在社會的重要性下降,以及遵守宗教規範及法則度日的人數減少。」理由呢?因為宗教的社會功能之一,是幫助窮人,因此當窮人變少了(還有像瑞典及其他歐洲國家,政府的社福計畫會幫助窮人),篤信宗教者也隨之減少。由於多數國家的中產階級是在中產家庭中成長,因此可以解釋該報告的推論:「幾乎在所有調查的國家中,宗教在日常生活的核心地位及重要性,一代不如一代。一般而言,年紀越輕,篤信宗教的就越少。」

 

本文轉載自科學人2014年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