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教學資源

一件有臉書的雕塑

"網路橋樑跨越了生死藩籬。 "


撰文/黃心健

 

  網路為藝術家提供了一扇新的觀察世界的窗口;更有甚者,將其使用於藝術創作之上,讓藝術品的呈現不只是限於單純的平面繪畫,也非不能碰觸的作品,而是能與社群網路連結的有機體。 

  網路藝術(Netart)得以成形,首先端賴於網路技術的發展和資訊普及,台灣具備了以上兩項要素,非常適合推廣網路藝術。我長期以科技藝術做為創作的媒材,2011年初,我創作了結合臉書(Facebook)和機械裝置的互動雕塑作品,名為「讀唇術II-Andy」。這件作品,便是一個實驗:將已逝的美國藝術家安迪.沃荷(Andy Warhol)製作成機器人,他可以連上網路,並在自己的臉書 上活動,包括確認交友請求、發表意見、閱讀朋友留言且將留言默默唸出等。機器人安迪.沃荷也隨著展覽,周遊列國。讓他「活著」所需的食物,就是他在社群網路的關注與留言,如果有人不斷關注他,這件裝置就會持續運作下去。然而,如果社群網路上面不再有人關注他的活動,裝置便會停止運作,也就意味著他的死亡。 

  這件作品的靈感,來自於我最近接受到一些臉書的交友邀請,而邀請者卻是一些已經過世的藝術家。例如台灣的畫家席德進、張大千等,都紛紛出現在臉書上,而且朋友成群;透過網路的無遠弗屆,這些過去的名人猶如從墳墓裡爬了出來,在臉書上面分享他們的藝術光環。數位時代似乎超越了生死的藩籬,死去的歌手麥可.傑克森(Michael Jackson)不但可以拍電影,還可以與活著的歌手混音對唱,完全和生者沒有兩樣。這樣的情境,與自己成為席德進的朋友,在他的網頁上流連忘返,有異曲同工之妙。 

  網路為藝術提供了更廣的創作空間和傳播空間,藝術創作者不僅可以在網路上綜合多種傳統藝術形式,同時不斷發掘數位化交互作用的潛力,創造出獨特的藝術語言和前所未有的藝術形象。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藝術家的思維透過科技的創作方式、工具,並藉由網路使科技藝術作品增加更多觀眾的參與及互動,為藝術創作增添更多的可能性! 

  目前在網路空間中呈現視覺觀念的美術品,其最重要的先決條件,便是借助腳本與程式語言如:HTML、JavaScript、Action Script、C、Lingo等,再結合視覺設計的美術專業,把網路藝術的概念發揚在網路空間中。 

  然而,網路藝術作品僅能在網路空間中欣賞,且觀賞者必須擁有電腦網路配備,以及具備網路連線的基本知識,才能上線欣賞網路藝術品。作品型態的限制,造成網路藝術社群不論是在宣揚立論主張、表達宣言觀點或是彰顯創作文本的行動,似乎只有在網路社群成熟發展的國家,才能充份發揮。例如每年在美國內華達州沙漠區舉辦的「燃燒人」(Burning Man)藝術節,透過網路的高度參與,如今成為網路社群風行的生活態度與時尚思潮。有興趣的話,也歡迎你一同加入網路藝術創作的行列。 

※ 黃心健是精於數位科技的新媒體藝術家,作品包括花博夢想館等大型互動裝置藝術,目前為政治大學數位內容學程副教授。「讀唇術II- Andy」的作品影片可由此連結下載。

 

【本文轉載自科學人2012年10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