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教學資源

地球自轉:多姿多采的旋舞

"東西一旦轉起來,我們的腦子好像也跟著轉暈了!守恆的角動量、垂直於力的力矩、旋轉座標裡的離心力、科氏力,把「物理系」學生都弄得像在看「霧裡戲」。"


撰文╱趙丰

 

 

  古人經過長期的天象觀察,早已發現地球自轉軸的指向有所謂的歲差現象,也就是四時節氣(例如春、秋分,冬、夏至)相對於星相年年略有推移,短期內也許看不出來,長期累積就明顯了。這就是地球自轉軸的「天文進動」現象,其動力來自日、月的萬有引力。相對於宇宙空間,地球舞出了這個緩慢而大舞步的華爾滋旋舞。 



  除此之外,地球其實同時還進行著其他快慢、大小不一的小旋舞。有一種相對於太陽黃道面的、更緩慢的前後傾的小步舞,也是米蘭科維奇循環之一──自轉軸傾角的變動,其動力源自其他行星對地球的萬有引力(請參見2009年6月號〈北迴歸線,歸去來兮〉)。 



  現在讓我們來談談地球的另一種快速小擺動的舞步──「極移」(polar motion),竟是相對於地球自己扭擺的舞步,而且不需要外在的動力來源!極移很少見諸書本;見諸書本時卻又屢屢訛誤,大概就是因為它的古靈精怪吧!



  原來,即使沒有外力,物體的轉動也會變化多端。這是古典力學很有名的問題,拋玩飛盤就是一個例子:飛盤通常除了旋轉外,還帶有晃來晃去的擺動(wobble),飛盤既已脫離了你的手,所以這擺動並非靠外力來驅動的(氣流的擾動在此並不重要),它是在角動量守恆的情形下自生的,18世紀的科學家歐伊拉(Leonhard Euler)研究過這個擺動,稱為「歐伊拉擺動」。廣義而言,極移就是地球的歐伊拉擺動,地球人在自轉著的地球上觀察極移,就好比一隻螞蟻在那飛盤上暈轉時見到的那樣。 



  假想你每天都測量一次地球自轉軸的指向,並在該軸貫穿地表處(在北極附近)畫上記號,行之多年後就會連出一圈又一圈的極移軌跡來,從空中俯視是逆時鐘,呈漸大、漸小交替的繞圈狀,繞一個圈必須花費一年多。當然你必須量得非常仔細,因為整個範圍幅度只有10~20公尺!



  讓我們來看看上圖裡隱藏的有趣故事:首先,軌跡為什麼不是完全遵守歐伊拉理論所說的那樣繞著北極點打轉?這得追溯到當初「北極」點是如何標定的。原來根據國際約定,現在我們所謂的北極,是1900~1905年的極移軌跡中心點;而今天這軌跡中心點已相對於這北極點漂移了差不多10公尺了!(情況倒像一邊打轉一邊行進的陀螺那樣。)我們可以粗略地說:從過去100年的記錄看來,「真正」的北極並不「安分守土」,而是不斷朝著西經80度的方向在輕移蓮步,每年約10公分。軸漂移的原因是北歐洲及北北美洲大陸發生「冰河期後反彈」,這牽涉到很大規模的質量重新分配,改變了地球的慣性矩,從而推移著地球的自轉軸。

 

  至於擺動呢?打從歐伊拉擺動被提出之後,就不斷有人企圖從天體測量的記錄中,尋找地球擺動的證據。歐伊拉擺動是物體的一種自由振盪(如前述的飛盤),是有其固定週期的。以微橢的地球而言,其週期應是大約300天。但多年尋覓,仍舊芳蹤杳然。一直到19世紀末,才有了突破──錢德勒(Seth Chandler)一舉發現了兩個擺動:一種週期是一年,另一種週期是大約14個月。 



  週年擺動既然是週年性的,顯然是由氣候變化帶動的物質(主要是大氣質量與海洋水質量)遷移所引起,如今也已證實如此。可是那個被後世稱做「錢德勒擺動」的14個月擺動,又是什麼?原來300天擺動,是基於歐伊拉的理論,假定地球是剛體而得到的。但是地球不是剛體,頂多只能視為彈性體,較為「懶散」,自由擺動的週期因而增長為14個月。 



  為什麼極移軌跡是逆時針的?因為根據歐伊拉提出的理論,擺動確實是與自轉同向的。至於繞圈漸大、漸小的現象,則是週年擺動和錢德勒擺動週期相近,振幅又正巧差不多,疊加出來的效果。為什麼只觀測到兩個這麼相近的週期呢?因為只有靠近錢德勒週期的擺動(此處的週年擺動),才容易被激發,這是物理學中有名的共振現象。其他越是不同週期的擺動,越被壓抑,因而振幅太小而不彰顯。

 

【本文轉載自《科學人雜誌》2009年8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