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教學資源

藏在DNA中的肖像

"科學家能利用鑑識學分析,描繪出嫌犯的外貌嗎?"


 

撰文╱索拉斯(Christine Soares)
翻譯/涂可欣 
 

 

 

  

  「性別男、身材矮小粗壯、膚色黝黑、褐色眼珠、鏟形齒、A型血、深棕色粗髮、有禿頭跡象、酒量很好、比一般人容易染上菸癮(幸好他生活在人類開始吸菸的數千年前)。」科學家在今年2月發表的這段敘述,詳細描繪了一名生活在4000多年前石器時代的格陵蘭男子,根據的是他遺留下來的DNA。 



  這項由丹麥科學家主導的研究,不僅是第一個完整的古人類基因組定序,同時也顯示了現代調查人員可以從嫌犯的遺傳密碼中讀取出豐富的資訊。鑑識科學的特徵分析將不再只是利用DNA證據指出嫌犯與案發現場的關聯,它正朝向根據基因組中的特徵繪製未知人物肖像畫的方向發展。美國莫爾浩斯學院的人類學家席萊佛(Mark Shriver)說:「身體對DNA的詮釋決定了人的外觀長相。」他希望能在10年內仿製這種能力。 



  重建古格陵蘭人外貌的科學家,是從保存在永凍土的幾根頭髮中抽取DNA的。這些深色粗髮所含的微量化學物質顯示,男子的飲食以海鮮為主;根據他的基因,研究人員也解決了長久以來有關格陵蘭古愛斯基摩人起源的爭議:男子的基因型模式和西伯利亞族群相似。在確定他的祖先來自北亞後,研究團隊接著找出四個與現代亞洲人褐色眼珠有關的單核酸多型性(SNP)變異。相同的研究方法指出,男子有鏟形前齒和乾性耳垢,這些也是常見於現代亞裔和美洲原住民族群的性狀。另外有四個SNP顯示他可能是深色皮膚,其他常見於適應寒冷氣候族裔的變異,則暗示著他的體型矮小粗壯,有相當多的體脂肪。



  這些性狀或許不足以讓我們從一排人當中指認出這名古格陵蘭人,卻有助於縮小搜尋嫌犯的範圍。有幾件備受矚目的刑事案件顯示,即使是最基本的資訊都有助於釐清案情。2007年,西班牙聖地牙哥聯合大學的菲力普斯(Christopher Phillips)和同事根據取自一支牙刷上的DNA樣本,推測2004年馬德里火車爆炸案的嫌犯為北非族裔,警方後來證實犯案的恐怖份子是阿爾及利亞人。另一樁惡名昭彰的美國路易斯安那州連續殺人案,目擊證人信誓旦旦指認凶手為高加索白種人,但DNA證據卻指出罪犯帶有非裔和美洲原住民血統,警方於是放寬搜尋對象,最後終於將他繩之以法。 



  不過血統並不是很好的外型指標,因此美國司法學會DNA計畫等機構贊助研究,希望找出其他鑑識科學可以使用的遺傳標記。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的帕迪尼(Daniele Podini)開發了一套系統,可以經由分析50~100個遺傳標記,來判定嫌犯的眼珠和頭髮顏色、性別以及可能的族裔。帕迪尼說:「我們只是想提供另一個調查工具,可以驗證目擊者的證詞,或縮減嫌犯的人數。」

 


【本文轉載自《科學人雜誌》2010年6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