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教學資源

叛艦喋血記的科學

"對於18世紀英國軍艦邦迪號在南太平洋的叛亂事件,科學可提供更深層的解釋。 "


撰文╱薛莫(Michael Shermer),《懷疑論者》雜誌(www.skeptic.com)的創辦人,著有《我們如何相信》與《邊緣科學》等書。
翻譯/姚若潔

 

    對於英國軍艦邦迪號的叛亂事件,一般均解釋為好人克里斯汀對暴虐船長卜萊的抗爭。亞歷山大(Caroline Alexander)在2003年的新書《邦迪艦》中重新探討這個事件,把卜萊改寫為英雄,克里斯汀則變成懦夫。在400頁引人入勝的敘事之後,亞歷山大暗示這場叛亂的緣由可能包含「大溪地的誘惑」與「卜萊苛刻的言詞」,結局則為「這是一夜豪飲與自負者的傲慢,是灰色黎明的低潮時刻,是良好教養在瞬間發生的致命疏失」。

 

  懷疑論者的解釋看起來可能不太詩意,但是來自科學證據與理性的推論,應該會比較滿足理智的要求。事實上,有兩層因果關係要考慮:近因(當時的歷史事件)與遠因(較深的演化動機)。兩者在邦迪號的叛亂中都佔有一席之地。

 

  若計算1765~93年間,英國船員在太平洋上15艘軍艦上遭受鞭打的情況,卜萊與當時未發生叛亂的軍艦比起來,並沒有特別殘暴。登寧(Greg Dening)在其著作《卜萊先生的粗言惡語》中,根據軍艦日誌計算,船員遭鞭打的平均比例是21.5%。而卜萊的船上是19%,低於庫克船長三次航海的20%、26%與37%,更低於溫哥華船長45%的一半。溫哥華平均鞭打每個船員21鞭,整體的平均值是5,卜萊則為1.5。

 

  如果叛亂的原因不在於嚴酷的懲罰,那又是為什麼呢?雖然卜萊的年代比達爾文早了100年,這位船長卻相當貼切地描繪出遠因:「我只能推測,他們相信自己與大溪地人的生活,可能會比在英國要快樂,其中與女性之間的締結關係可能是最主要的因素。」

 

  的確,這些年輕的船員都正處於性顛峰,被演化塑造成與生殖年齡的女性締結為「系列的一夫一妻制」。1765~93年間航向太平洋的船員當中,年齡介於12~30歲的有82.1%,其餘的14.3%介於30~40歲。當他們抵達南太平洋後發生的事情,就演化的觀點來說並不令人意外。1556名船員中,437名(28%)得到花柳病,而邦迪艦的感染率是其中最高的,達到39%。

 

  在海上航行10個月之後,對於船員對當地住民的反應,卜萊並不感到驚訝:「這些女人十分漂亮……其標緻足以令人傾心—酋長們也喜歡我們的人民,鼓勵他們留下來一起生活,甚至許諾大筆財產。再加上其他伴隨而來同樣誘人的條件,便不難想像……這些受軍事管理、空虛寂寞的船員……的確該被如此強大的誘惑所征服……他們想定居於這世界上最美的島嶼,不用勞動;放蕩生活的誘惑比起任何事物都令人嚮往。」

 

  神經科學告訴我們,男女之間的眷戀,尤其在早期,在本質上是以化學物質刺激腦部的快樂中心,運作方式類似藥物上癮。舉例來說,烏那斯–莫柏格在《催產素作用》一書中表示,性交時(尤其性高潮時)腦下腺分泌催產素進入血液,加強兩人的眷戀連結,是演化上為了長期照顧嬰兒的適應行為。

 

  10個月的海上生活淡化了邦迪船員對家鄉的眷戀,而在大溪地的性生活(其中不乏同居與懷孕的例子)則製造了新而有力的連結。船員不斷渴望重新加強連結,終於促成啟程後22天爆發的叛亂。克里斯汀實際上已經密謀了好幾天,想利用小筏逃離邦迪艦。

 

  叛亂事件的近因是飲酒與怒氣,但終極原因,卻是演化上適應的情感發生不適應的表現,而導致無法挽救的結局。

 

【本文轉載自《科學人雜誌》2004年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