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教學資源

我的數位記憶

"微軟開發出一套新的系統,可以將人們一生的所見所聞,全部記錄下來,就像個人專屬的數位日記。 "


撰文╱貝爾(Gordon Bell)、格默爾(Jim Gemmell)
翻譯/鍾樹人 
 

  人類記憶力的難以理解,簡直令人發狂,我們一天到晚受限於記憶力欠佳,不是忘了朋友的電話,就是忘了生意合約的名稱,或是最喜歡的一本書的書名。為了對抗健忘,人們想出各種辦法,像是草草寫在便利貼上,或手機與PDA內的電話簿。即使如此,重要的訊息還是不斷從記憶裂縫間流失。不過,我們在微軟研究所的小組已經開始找尋方法,希望以數位方式把人一生中的各個面向全部記錄下來,就從我們自己(本文作者貝爾)的人生開始。在過去六年中,我們試著把貝爾與外界的互動全記錄下來,包括他見過的景像、聽到的聲音與瀏覽過的網頁,全都儲存在一個既安全又有搜尋功能的個人數位檔案庫裡。

  其實數位記憶所能做的,不僅是協助我們回想過去的事件、對話與計畫,可攜式感測器甚至能讀到人類所無法感知的事物,好比血液含氧量或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接著,電腦可掃描這些數據,進而得出其中的模式,例如讓孩童氣喘惡化的環境條件。感測器也能把人一生中約30億次的心跳全部記錄下來,再加上其他的生理指標,就能警告何時可能發生心臟病,這類訊息可協助醫生早日發現異狀,在疾病惡化前提出警告;你的醫生可取得詳細而連續的健康記錄,而你呢,再也不必絞盡腦汁回答「你從什麼時候開始有這種感覺?」這樣的問題。

  我們的研究計畫名為「我的生命位元」(MyLifeBits),提供了若干必要的工具,用於建立終身數位檔案庫。我們發現,數位記憶能藉由影音,讓記憶重現在腦海,藉此提升個人的反思,這種方式十分類似網際網路對科學研究的輔助,凡是讀過的每一個字,不管是來自電子郵件、電子文件或網頁,只要敲敲鍵盤,就能再次搜尋出來。電腦能分析數位記憶,幫你管理時間,並提醒你沒有在高優先順序的事物上花費足夠的時間,這項系統還能定時記錄你所在的位置,把你一生的足跡製作成動態的地圖。但最重要的或許是,數位記憶讓每個人都能把自己一生的故事詳細傳述給下一代。直到現在,仍然只有富人與名人才有這種能力。

延伸戰時的記錄裝置

  這種利用機器加強記憶的願景,最早是由美國政府戰時研究部門的主管布希(Vannevar Bush)提出的,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布希提出名為「滿覓思」(Memex, memory extender的縮寫)的裝置,這是一種微縮影片機器,可以把個人的所有藏書、記錄與通訊全部儲存起來。Memex的外型像張書桌,配有鍵盤、麥克風和數個顯示面板,使用者可坐在書桌前,用相機把照片與文章拍攝成微縮影片,或在觸控式螢幕上書寫,製作新的文件。Memex的使用者還能把相機戴在額頭上,即使離開書桌,也能捕捉畫面。布希還提出一個極具遠見的想法,他認為應該把Memex設計為像人類心智般具有聯想能力,他生動地描述:「它掌握到其中一個事項,就立刻發揮聯想,捕捉到下一個事項,就好像腦細胞之間錯綜複雜的軌跡網絡一樣。」

  接下來的半個世紀,勇敢的資訊科學先鋒延伸了布希的若干理念,包括納爾遜(Ted Nelson)、英格巴特(Douglas Engelbart);全球資訊網的發明人也借用「軌跡網絡」的概念,建立出連結各網站的系統,不過從技術面來講,Memex仍遙不可及。但近年來,儲存、感測與處理器的技術進步神速,已經為新的數位記錄與擷取系統鋪了康莊大道,布希的願景,或許終有被超越的一天。

  數位儲存空間的容量不斷成長:目前,一顆600美元的硬碟可容納的資料量已經高達一兆位元組(1TB),足以儲存你未來60年裡讀的每個字(包括電子郵件、網頁、文章和書本)、買的每一首樂曲,以及每天八小時的語音和10張照片。如果目前的趨勢不變,不到10年,你就可以把上述所有資料全部放進手機的快閃記憶體裡,還能無線連結到個人電腦(PC)裡僅價值100美元、容量卻高達4TB的硬碟。20年之內,600美元將可買到250TB的儲存空間,足以存入幾萬小時的影片,以及幾千萬張照片,這麼大的容量,應該能滿足任何人超過100年的記錄需求。



【本文轉載自《科學人雜誌》2007年4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