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教學資源

Science 2.0

"Science 2.0是指科學家把原始實驗結果、初步成形的理論、宣佈的新發現和論文初稿發表到網站上,供其他人取閱並提供意見。 "


撰文╱沃德羅普(M. Mitchell Waldrop)
翻譯/王怡文 
 

重點提要

  • Science 2.0是指科學家把原始實驗結果、初步成形的理論、宣佈的新發現和論文初稿發表到網站上,供其他人取閱並提供意見。
  • 支持者認為這些「開放存取」行為,將使科學更具合作性,因此也更有生產力。
  • 批評者則指出科學家把初步發現放上網,會造成該項成果被其他人複製或利用、搶走聲譽甚至專利的風險。
  • 不論好壞,Science 2.0網站已開始激增。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生物工程師們創設的開放濕體計畫(OpenWetWare)是個值得注意的例子。

  

  第一代全球資訊網的威力,迅速改變了搜尋商品與資訊的模式。最近出現的Web 2.0,例如網誌、標籤索引(tagging)和社交網站等新功能,也迅速拓展了人們的能力,不再局限於消費線上資訊,而也能夠出版、編輯並且合力創造資訊,這情況使得從事新聞、行銷甚至政治活動的傳統機構,都必須採用全新的思考與營運方式。 

  接下來可能輪到科學界了。研究人員已經開始運用Web 2.0廣大開放的性質,展示他們的工作。這些人為數不多(而且不只是年輕人),但逐漸增加。雖然他們的努力不夠集中,還稱不上是一種運動,但是到目前為止,根據經驗來看,這種網路上的「Science 2.0」不只比傳統科學更富合作精神,也更有生產力。 

  網路期刊《科學公共圖書館線上版》(www.plosone.org)執行編輯舒瑞吉(Christopher Surridge)解釋:「科學的發生,不只是因為有人做實驗,也因為有人討論那些實驗。」批評、建議、分享點子與資料等,是科學的核心,也是最有效的工具,以修正錯誤、建立對同儕成果的信賴,進而塑造新知識。雖然同儕審查論文很重要,舒瑞吉也發表了很多這類論文,但他說:「它們只記錄了作者所做過的事情以及當下的想法,除了引用文獻以及給編輯的信這種最基本的動作,無法促成進一步的合作。」 

  Web 2.0技術促成了更多對話──這是美國俄勒岡州施里納斯兒童醫院博士後癌症研究員胡克爾(Bill Hooker)的看法,他撰寫了科學三階段調查報告,發表在《三夸克日報》上(www. 3quarksdaily.com,上面刊登著部落客所撰寫的科學與文化評述)。胡克爾說:「對我而言,公開我的實驗室筆記,就是打開一扇窗,讓人們看看我每天在做什麼,那是說明事務的一大躍進。在論文中,我只能看見你已經完成的事,但無法得知你做過哪些嘗試卻沒成功。實驗筆記一旦(在網路上)公開了,那些在其他溝通機制中會被隱藏起來的細節就會顯露出來。這使得科學更有效率。」然後這種效率的大躍進,也許能在各方面大大造福社會,包括加速藥物研發到增強國家競爭力等。 

  當然,許多科學家對這種開放仍有戒心,特別是在競爭白熱化的生物醫學界中,專利、升遷和終身教職都取決於搶先發表新發現。對這些人來說,Science 2.0似乎很危險:把你認真看待的工作公佈在網誌和社交網站上,感覺就像公開邀請大家在你的實驗室筆記上搞破壞,甚至更糟的是,對手會偷走你最好的點子然後發表。 

  然而對擁護者來說,開放的氣氛使科學更具生產力。胡克爾說:「當你對外而公開地在線上工作,很快就會發現你不再是和其他科學家競爭,而是和他們合作。」 

公開交流激發成功
  舒瑞吉說,原則上科學家應該會發現,投向Web 2.0的懷抱是再自然不過了。畢竟自從伽利略和牛頓以來,科學就是以「眾包」(發包給眾人)許多研究人員的貢獻而建立起對世界的認識,然後透過公開辯論加以修正。舒瑞吉說:「Web 2.0完美地契合科學運作之道。問題不在於這改變是否會發生,而是多快發生。」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開放濕體計畫(www.openwetware.org)是最早的成功案例之一,它是2005年由MIT生物工程師安迪(Drew Endy)和奈特(Thomas Knight)實驗室裡的學生所推出,這個計畫原本只被當做更新這兩個實驗室網站的方法。如圍記網站(wiki)這類的開放濕體的合作方式,是讓任何有存取權的人參與編輯網頁,和維基百科(Wikipedia)用的是同樣的軟體。之後,學生高高興興地開始在網頁上介紹自己和自己的工作。 

  很快的,他們發現把自己正在學習的實驗室技術發表到網站上也很方便。研究生凱利(Jason Kelly)是開放濕體指導委員會的成員之一,他說:「有很多訣竅未寫進實驗程序中,只在生物實驗室之間口耳相傳,但我們沒有這樣。」大部份學生只有工程背景,是實驗室菜鳥,幾乎沒有指導者。所以無論何時,只要有學生或博士後研究員設法摸索出新程序,就會把學到的東西寫在網頁上,而其他人會把搜集的小技巧都加上去。MIT研究生兼指導委員會成員薛提(Reshma Shetty)說,那些資訊對實驗室成員非常有用,但是「也變成全世界都看得到的資訊」。 

  凱利指出:「大部份使用者找上我們,是因為他們用Google搜尋某個實驗程序的資訊,然後在我們的網站上找到,就會說『有了!』」由於加入的人越來越多,顯然這種合作也有利於其他工作,例如在課堂上,學生不必再忍受教授的靜態網頁,開始架設動態的課程網站,用來發表實驗室結果、提出問題、討論答案甚至合作寫文章。薛提說:「而且這些全都留在網站上,使來年的 課程更進步。」他設計了開放濕體架構,供設立課程網站之用。 

  實驗室管理也因此得到幫助。侯特林(Maureen Hoatlin)在美國俄勒岡健康科學大學主持一間實驗室,研究遺傳疾病范康尼氏貧血。她說:「我以前連什麼是圍記都不知道。」不過她知道,自己研究領域的進步有多瘋狂,自己連跟上自己團隊成員的進展都不容易,更別說其他的范康尼氏症研究者。侯特林說:「我在找一種能幫我組織所有相關資訊的工具。我希望它是網路工具,因為我常常旅行,需要在任何地方都能用得到。而且我希望能看到合作者和實驗室成員更新的東西,如此我在網頁上所看到的,都是最新的。」 

  開放濕體滿足這個條件。侯特林說:「我喜歡這種互動,其他實驗室的人能對我們做的東西提供意見,反之亦然。我親眼目睹它的速度之快,以及它推動科學前進的威力,真是無與倫比。」 

  現在有許多生物研究者利用逐漸增加的開放濕體網站來工作,例如在綜合生物網(SyntheticBiology.org)張貼求職、會議、倫理的討論以及其他資訊。目前開放濕體涵括了各洲的實驗室活動、數十種課程與團體活動、數百項實驗程序討論,網頁數目超過6100頁,由3000位註冊者編輯。2007年5月,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補助開放濕體團隊推動一項五年計畫,使該平台從MIT獨立出來,成為自給自足的社群。該項補助也將支持開放濕體擴充版的創設,使其他領域的研究社群也能使用。…

 

>>前往Science 2.0 讓讀者發聲


【本文轉載自《科學人雜誌》2008年6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