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教學資源

分類去膠有一套

"讓再生紙的製造更加環保! "


撰文╱菲謝蒂 (Mark Fischetti)
翻譯/甘錫安

 

  根據多方估計,在各地民眾的通力合作之下,全世界消耗的紙張已有一半以上會回收再利用,各地的再製廠也越來越多。不過要完全不用樹木是不可能的,癥結就在木質纖維本身。

 

  處女紙漿所含的大量水份,可在製作紙張時提供充份的氫鍵結,將纖維結合在一起。不過,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化學及生物分子工程系副教授鄧渝林表示,纖維在再製廠中經過清洗、除墨和乾燥後,「只能恢復80%的鍵結」,而經過四五次的回收之後,纖維就無法形成夠堅固的鍵結,最後失去作用。 

 

  工程師並沒有什麼經濟可行的方法,可以克服這個物理限制,只能努力以最低成本,再製出較新鮮的纖維。其中一項重大挑戰,是找出較好的方式來分解「黏黏的東西」,也就是郵票、標籤、封條、膠帶、雜誌裝訂背膠和其他不同來源的接著劑。膠泥可任意改變形狀,並能穿過用來攔截它的濾網而堵塞機器,因此必須經過緩慢又耗費能源的「細濾」步驟來加以濾除。鄧渝林表

 

樹木纖維含有大量的水分子,製成紙張時可和鄰近纖維形成氫鍵結。(附圖為截面,整條纖維則長的多。)

示,造紙業界已努力10年,希望找到可分解膠泥的化學製程,「但目前仍未完全解決。」部份問題在於,如何盡量減低再製時大量用水的污染,而水本身也必須淨化後重複使用。

 

  有效分類也可降低成本,進而提高對回收紙的需求量,並減少垃圾掩埋量。雖然有些地方政府規定,居民必須將紙類分成厚紙板和報紙等數類,但送到回收場的廢紙大多還是混在一起。大約有95%必須由人工加以分類,這又是一件耗費成本的工作。設備製造商最近才開始銷售自動分類機,而讓分類機功能更強大的感測器則還在開發中。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木材及紙類科學系副教授凡第提表示,更好的設備不僅可降低成本,還可為再製生產線提供更均質的原料,讓生產作業「消耗的化學原料、水和能源更少。」

 

樹木纖維回收處理後,會讓纖維變得扭曲堅硬,沒有足夠表面積或鍵結點可互相黏結。

 

 

【本文轉載自《科學人雜誌》2006年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