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教學資源

鑄造全新貨幣秩序

新的金融網絡讓交易行為變得透明,或許可阻止財富集中在少數富翁手中、瓦解銀行貪婪的賺錢策略,但前提是得小心運用。


 

撰文/李普頓(Alexander Lipton)、潘特蘭(Alex“Sandy”Pentland)
翻譯/王怡文

 

  5000多年前的一個春日,美索不達米亞的城市吾珥(Ur)有位外地商人賣掉貨物,換得一大堆銀子。他打算在收穫季結束時再回吾珥採買,並不想帶這些銀子返家,於是走進當地常寄放貴重物品的神廟,請祭司保管這堆銀子。 


  不久後,祭司的姪子來跟祭司借錢。這位青年想買種子來耕作,他的勤懇打動了祭司。因此祭司把一部份銀子借給姪兒,心裡盤算:姪兒若是來不及在商人提領之前歸還銀子,可以自行掏錢或向朋友借貸來補足缺額。這位祭司依據他和商人的長期合約,支應了姪子的短期借貸,把同一筆錢用了兩次,商務交易量倍增。換句話說,他發明了銀行部份準備金制度。 


  根據考古證據,我們知道美索不達米亞發生過類似情節,而且從兩方面大大改變金融環境。首先,這提高了經濟體的整體生產力,姪子因此買得起種子。再者,這衍生了風險:姪子可能無法及時還錢。 


  數千年後的17世紀,歐洲出現了以政府當靠山的中央銀行,把這種「支出倍增」與稅制連結在一起。國王向商人借錢去打仗或鋪路,把這筆錢付給武器製造商、供應商和軍人。這筆錢開始循環,產生經濟活動和利潤;每一階段,錢的數量倍增、甚至更多。國王多半向獲利者徵稅來償還借款,開創了貨幣循環(monetary circuit)的原型,標記今日銀行體系的開端。 


  最精簡型式的現代貨幣循環如此運作:首先,企業從摩根大通或匯豐(HSBC)等私人銀行借錢支付員工薪水和其他開支;這是金錢創造的階段。接著,消費者購買企業的商品或把錢存入銀行。最後,企業把收到的錢償還給銀行,結束這次循環;在這個階段,最初借來的錢(本金)被抵消,而利息在金融體系中永久保存下來。這就是私人銀行「無中生有」創造出錢來、刺激經濟的方法。私人銀行做這些事的權力,部份受中央銀行監管;他們從事放款業務,必須遵守中央銀行規定的資本額及流動性。 


  要是事情有這麼簡單就好了。不幸的是,貨幣循環帶給社會一些根本問題。其一,必然創造出少數億萬富翁,掌控了大部份財富。另一件令人苦惱的事是,人們運用金融槓桿時,常不夠了解(或輕忽)風險。這就是金融危機的來由,就像2008年那次,銀行和政客助長了貪得無饜的房貸需求,大量金錢被創造出來支應,也隨之衍生更多風險。 


  乍看之下,貨幣循環是顯而易見的罪魁禍首,但並非問題的根源。只要我們能了解並控制它的內在風險,同時抑制不正常的財富集中,金融槓桿也可以良好運作。然而,今天多重因素交織,諸如人口暴增、全球交易及電腦效能益趨強大,使得金融體系的複雜度遠超出我們所能處理並監管,更別說了解。 


  更麻煩的是,我們用來引導整體經濟活動的主流架構是基於過時的思維,例如一般用來管制金錢創造及利率的理論模型,依舊把私人銀行當做單純的中介者,而忽略他們巨大、積極、渴望創造金錢的特色。銀行有自己的動機和賺錢策略,這是金融體系複雜難解的主因。2008年次貸風暴難以預料,便不足為奇。 


  今日貨幣循環超級複雜,我們得在理論模型中增添前所未有的細節,才能真正了解它。受限於科技,長久以來無法實行如此龐大的運算量,但巨量資料、數位貨幣和數位合約的出現,開始改變現狀。我們終於有機會澈底模擬每一筆交易並分析所有可能結果,而不是用歷史平均值來評估經濟體系可能發生的事。這項壯舉可望顛覆全球金融的功能與思維,而它的影響或許將劇烈改變經濟安全──只是好壞難料。 


數位貨幣旭日初升


  讓金融體系革新變得可行的新科技,在近十年才嶄露鋒芒。幾乎每個人都聽過「比特幣」(Bitcoin),但它只是前景燦爛、以投機紛亂聞名的金融科技業產物之一。必知的重點是「分散式帳本」(distributed ledger),這個核心發明是由多位參與者共有並管理的資料庫,可以想像成公共數位記帳系統。它正是實現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經過加密的數位貨幣)的基礎科技,背後的資料結構稱為「區塊鏈」(blockchain),藉由一連串循序的加密區塊來維護。區塊資料透過人類與電腦共同參與的多種「查證」機制,進行具公信力的變更,確保可靠度及安全。 


  區塊鏈和分散式帳本的概念並不新穎,例如每當所有權、土地或資產轉手,區塊鏈自然就會變更。新穎的是,結合這兩種概念並融入廣大實務應用的防竄改電腦系統。區塊鏈型分散式帳本所用的新技術,有機會創造出遠比美元、甚至較比特幣更有效率的數位貨幣。 


  這些工具或許能讓我們從最小單位層級來監督並分析交易,終將得以了解貨幣循環。有了全新的清晰視野,我們便可從帳本所記錄的上兆筆交易中學會辨識早期警訊並做出回應,從而增加經濟體系的穩定度與安全。這種公開帳本與即時監督也讓所有參與者獲得保障,例如2008年金融風暴,官方沒有足夠能力處理數千萬人的個別損失,結果監管機關耗費大部份精力拯救少數大銀行,任由一般大眾成為最大的受害者。 


  隨著這種快速演變的技術越來越廣泛應用,人們也益發混淆。由於比特幣是目前最知名(有人說是最惡名昭彰)的數位貨幣,值得探討它的源起和弱點,以及它與目前尚在研發、更有前景的數位貨幣有何不同。比特幣的設計是點對點數位支付系統,運作無須中央授權,任何人都可以參與──這既是優點也是缺點。使用者彼此直接進行金融交易、無須中介者,這些交易會記錄在公開分散的區塊鏈帳本中,所有參與者(理論上)都可以檢視。比特幣打從2009年問世至今,價格已經上漲數個數量級,成為投機人士的最愛。 


  比特幣提供了遠大的願景。倡導者大多是精通科技的理想主義者和自由主義者,但也不乏一些犯罪份子,他們認為比特幣終將變成全球貨幣,取代(他們所認為)容易被操控的各國貨幣。有些愛好者甚至相信比特幣是數位黃金,大概忘了黃金的穩定性既來自物理特性、也來自數十億名利害關係人;而在數位世界,好的科技總是不斷被更好的科技所取代。 


  比特幣其實不是最早的數位貨幣,也不太可能成為最終的主要數位貨幣。它的金流管制嚴格,例如每秒可處理的交易約七筆,相較之下,Visa國際組織平均可達2000筆。比特幣又非常耗能;加密貨幣網絡節點爭相把新交易安全記錄在區塊鏈的過程稱為挖礦(mining),這需要消耗大量電力。在能源價格高的國家,礦工(miner)若付不起運算所需的電費就得歇業。雖然不清楚詳細數字,但一般相信比特幣所消耗的電力相當於eBay、臉書及Google的總和。比特幣系統被設定成把授權分散給眾多礦工,但礦工可團結合作形成巨大礦池(pool),少數團體的影響力已大到足以掌控這個系統。點對點數位支付系統僅此而已! 

 

【本文轉載自科學人2018年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