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教學資源

走出博物館,親見日月合璧

新型態「科普展覽」天地之旅,帶領師生穿沙漠上高原,走訪科學景點,體驗白晝之夜。學員在過程中融會自然現象與科學原理,教師返回崗位後可分享心靈震撼,散播科學感動!


 

撰文/孫維新

 

  日食,並不罕見,但是要在「觀測條件」和「生活環境」兩者都方便舒適的地方看到長時間的日全食,就是一場不容錯過的天文盛宴。 

 

  2017年8月21日上午10點15分(當地時間),月球的本影從美國西北方的奧勒岡州登陸,由西向東高速穿越整個美國,下午2點49分(當地時間)從東南方的南卡羅來納州出海,整整4000公里的路程,歷時僅1.5小時,全程路徑上全食的可觀測時間多半接近兩分半鐘。這個精采而又方便的日食,是21世紀初美國獨享的天象奇觀,難怪被稱為「偉大的美國日食」(The Great American Eclipse),頗像美國總統川普的口吻。 

 

  做為天文工作者,1997年3月在東北大興安嶺的雪原上、2009年7月在杭州近旁的天荒坪,我都有幸親身體驗「日月合璧」在瞬間創造的「白晝之夜」,那是無可取代的心靈震撼!經過兩次日地月交響詩的淬鍊,心底早埋下「追逐日食」的種子,只等下一次日全食接近時再喚醒這顆種子。但如今同時擔任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無可避免要經歷一番天人交戰,是「獨樂樂」還是「眾樂樂」?答案其實很清楚,下次在美國發生類似日食要到2045年,屆時我大概也不是館長了,此次不辦,必定挨罵。即使深知自己和同仁都要辛苦半年,還是咬著牙規劃了12天橫越半個美國的「天地之旅」,這是一趟深度學習的旅程,不住高級飯店,還得常在沙漠中步行,同仁看了說:「會有人來嗎?」 

 

  科博館同仁製作了精美的報名海報,我在報名前夕2月28日的深夜放上臉書,就發現開始瘋傳,次日上午10點展開線上報名,預計兩星期的報名時間,結果不到半小時,教師和學生正取備取都已額滿。接下來幾個月,行政總管莊美鈴辛苦聯繫安排,到出發前全團確定62人,包含各級教師22人、中學以上學生36人,和科博館的行政人員及隨團專家4人。我臨出發才知道,一般國際旅行團15人成團,30人就已經是「大團」了,62人的「超級大團」到哪裡吃飯、上廁所都是一場硬仗,心想要如何才能順利走完全程? 

 

造訪景點

  雖然日食是天地之旅全程的最高潮,但不是唯一亮點,旅程前半從洛杉磯的三大科學景點開始:市中心的拉布瑞亞瀝青坑博物館中晚更新世的「恐狼」蒐藏、加州科學館已經退役的「奮進號」太空梭,以及電影「樂來越愛你」拍攝場景的「格里菲斯天文台」;再到亞利桑那州鳳凰城拜訪發現冥王星的「洛爾天文台」,往北到大峽谷,白天讚歎峽谷的壯麗,傍晚欣賞落日晚霞的精緻變化,晚上在無光害的夜空下盡情觀星;再往東去看世界上保存最好的「巴林傑隕石坑」,和地質學上的奇蹟「木化石」國家公園;繼續往東走,過了州界就到了新墨西哥州,大夥兒看到了電影「接觸未來」中的「甚大天線陣」(VLA,又譯極大陣列電波觀測站),還模仿了茱蒂福斯特和馬修麥康納在海報上的經典合照…… 

 

  即使這些景點對我而言已經無比熟悉,但還是會在不經意間受到震撼,大峽谷的落日就是其中之一。

 

  旅程第四天,來到了大峽谷國家公園,從海拔2000公尺的高原台地,陡然下切1600公尺的寬闊深谷,這是科羅拉多河500萬年來細水磨砂的鬼斧神工!科博館的地質專家何恭算博士隨隊講解,細數億萬年來這片土地的滄海桑田,從17億年前的岩石形成,歷經抬昇、侵蝕、崩塌,才出現了這處又寬又深的巨大峽谷。壯麗的自然景觀,配上細膩深入的科學解說,再襯著一望無際的晴朗藍天,提供了一次難得的心靈震撼!但這只是開始…… 

 

  當天傍晚,師生團再次進入大峽谷觀景區,純粹為了欣賞聞名已久的峽谷落日。但是當全團人馬趕抵峽谷邊上,卻發現少數面向西方可見落日的平台早就人山人海,再無落腳之地。但塞翁失馬,焉知沒有柳暗花明的一刻?當我正心焦如焚地四處搜尋,想要為全團找個觀察落日之處,抬眼卻看到了紅豔晚霞映照的東邊山壁上,從橘紅到淺紅再到深紅,柔美溫潤的漸層變化,美到不可方物!那時候我才知道,大峽谷的落日有名,並不是去看西邊漸入地平的太陽,因為那樣的太陽到哪兒看都一樣,而是欣賞落日餘暉映照東邊峽谷峭壁的顏色變化!全團師生看得心滿意足,但這還是開始…… 

 

  天色漸暗,在等待觀星的過程中,科博館的同仁展開「隨處學習」,拋出了旅程中出現的科學問題,讓學員思考。在輕鬆的科學討論中,星點漸次躍出,白晝晴朗的藍天讓出主宰的冠冕給了晚上滿天星斗的黑夜,繁星點點的夜空讓人在猛抬頭的瞬間,竟然難以快速辨認星座,因為星星實在太多了!手中的雷射筆射出一道綠光指向天際,依次點出了夏季晚上可見的諸多星座,從北天大熊小熊的淒美神話,到頭頂夏季大三角織女牛郎的七夕相會,再到南天天蠍座宮廷鬥爭的熒惑守心,歷史神話穿插科學觀察,豐富了這次大峽谷夜空觀星的深刻體驗! 

 

  因為美國巴士司機工作時間有嚴格限制,所以晚上9點以前必須上車回程,眾多學員依依不捨離開這片籠罩大峽谷的亮麗星空,回程路上有位地科老師說:「如果中小學的自然科老師都能有這種心靈震撼的星空體驗,就能和學生分享這份感動,未來學生也才會有走入星空之下、深刻體驗自然的嚮往!」的確,星空下的感動不是課堂上書本中的說明能夠取代的,但話說回來,也不是每位老師都能機緣湊巧地處身星空之下,所以這話還是回到了我們的教育當局和社會大眾身上,如果社會氛圍能鼓勵甚至支持老師投資自我、累積未來和學生分享的內容,長遠來說,對我們的子女都有幫助! 

 

【本文轉載自科學人2017年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