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教學資源

與細菌共生

"研究體內有益菌的科學家開始思考:人體的功能到底由誰當家作主?是由人類自己,還是與人類共生的微生物?"


撰文╱阿克曼(Jennifer Ackerman)

翻譯╱涂可欣 

 

 

重點提要

  • 人體內的細菌細胞數是人類細胞的10倍,然而研究人員直到最近,才開始了解微生物對健康的助益。
  • 有些細菌會製造人體無法合成的有益化合物,有些細菌則能訓練身體對外來威脅不要過度反應。
  • 電腦和基因定序技術的進步,讓研究人員可詳列出構成微生物群系的所有細菌基因。
  • 可惜的是,抗生素的使用和其他因素破壞了人體內有益的微生物,可能因而導致自體免疫疾病和肥胖症的增加。

 

  生物學家曾以為人類是獨立的生理島嶼,可以完全靠自己調節內部運作:我們的身體會製造所有必需的酵素來分解食物,吸收其中的養份來供應和修護組織及器官;各組織送出的信號宣告了身體的狀態,例如飢餓或飽足;免疫系統的特化細胞會自我學習如何辨識並攻擊危險的致病微生物,卻不會騷擾身體健康的組織。 

  然而過去10年來,研究人員證明人體並不全然是一座自給自足的孤島,更像是一個複雜的生態系或一個社群網絡:我們的皮膚、生殖器、口腔、尤其是腸胃道等處,居住著數兆個細菌和其他微生物。事實上,人體內絕大多數的細胞竟然不是人類細胞,細菌細胞的數目是人類細胞的10倍;此外,由各種微生物和它們的基因構成的微生物群系(microbiome),並不會對人類造成威脅,反而協助了從消化、生長到自我防衛等基本生理機制。 

 

這就是所謂的人類「自治」! 


  生物學家已詳細檢定了人體內最常見的微生物種類,最近他們開始調查這些居民的特定效應,也因而對人體的運作和一些現代疾病(像是肥胖和自體免疫疾病)越來越普遍的原因有了新見解。 

 

種類繁多的共生細菌 


  每當提到人體內的微生物時,人們通常想到的都是病原體。的確有很長一段時間,研究人員專注於會造成危害的病菌,而忽略了那些有益菌的重要性。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生物學家瑪茲曼尼恩(Sarkis K. Mazmanian)認為,這是因為我們以扭曲的觀點看世界,他說:「我們的自戀使我們的思想受到局限,我們相信自己擁有維護健康所需的一切功能,但不能只因為微生物是外來的、只因為我們終生都可獲得,就認為它們不是我們重要的一部份。」 

  事實上,所有人在生命非常初期時即擁有一個微生物群系,即使出生時一無所有,每個人都會從周圍環境中獲得自己的共生社群。由於子宮通常不含細菌,胎兒一開始是無菌的個體,在通過產道時獲得了一些來自母親的共生細菌,這些細菌開始繁殖;之後在哺乳以及驕傲的父母、祖父母和親朋好友照護的過程中,再加上日常接觸床單、毛毯、甚至寵物,都讓嬰兒的微生物方舟迅速擴充。到了嬰兒時期末期,我們體內已形成了一個地球上最複雜的微生物生態系。 

  過去五年來,科學家努力描繪出這個生態系的特性。這是一項異常艱難的工作,舉例來說,許多已演化得能夠適應腸道擁擠又缺氧環境的細菌物種,難以在寂寞寬闊的培養皿中進行培養。幸好研究人員找到避開這問題的方法:他們研究細菌的遺傳指令(DNA和RNA),而不是整個細胞。由於DNA和RNA可在正常含氧的實驗室環境下操作,科學家只需從體內取出微生物樣本、萃取其遺傳物質,然後分析結果即可。 

  每種共生細菌都有它特有的標記:在細菌細胞負責製造蛋白質的核糖體內有一種16S核糖體RNA,其對應基因在各菌種都是獨一無二的。只要定出這個基因的序列,科學家就能編列出體內微生物群系的完整目錄,得知我們體內有哪些微生物物種,並比較不同人之間的確切物種組合。 

  科學家的下一步是分析微生物社群的其他基因,來判定哪些基因在人體內活化,又執行了哪些功能;這又是一件不容易的差事,因為菌種繁多,而且基因在萃取過程中全都混合在一起了。雖然判定某特定細菌基因是否在人體內活化(或表現)的方法很直接,但要找出這特定基因屬於哪個物種,卻又是另一回事。幸好,過去10年來電腦功能越來越強大,基因定序也非常快速,讓過去不可能完成的分類和分析任務,變成只是較為複雜的工作。 

  來自美國和歐洲的兩組科學家利用這些新技術,詳列出人體內的細菌基因。2010年初,歐洲團隊發表了微生物基因普查報告:在人體的消化系統內,有1000多個菌種的330萬個基因,大約是人類基因組2萬~2萬5000個基因的150倍。 

  研究人類微生物群系的特性,帶來了許多意外的發現:沒有任何人的微生物組合是一模一樣的,即使同卵雙胞胎也不同。這個發現或許有助於解答人類基因組計畫呈現的謎題:該研究證實全世界所有人的DNA99.9%是相同的,我們的命運、健康、甚至一些行為,受自己基因影響的程度,可能還比不上微生物群系基因差異所造成的影響。而且,雖然每個人體內微生物群系的組成菌種和相對數目差異很大,多數人仍享有一套完整的有益細菌基因,儘管這些基因可能由不同菌種提供。然而,即使是最有益的細菌,如果出現在不該出現的地方,也可能導致嚴重疾病,例如在血液裡會引發敗血症,或在腹部器官的組織網絡裡造成腹膜炎。

 

本文轉載自科學人2012年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