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東西文化的接觸與區域發展──東南亞
第一節 過渡性的環境背景
第二節 多元的文化景觀
第三節 經濟發展與轉型
地理探究:東南亞國協的發展與挑戰
第二章 從孤立到樞紐──澳紐
第一節 位置孤立的澳紐
第二節 族群與移民社會的發展
第三節 產業發展與地緣樞紐
地理探究:原生物種與環境永續
第三章 伊斯蘭世界的形成與發展──西亞北非
第一節 乾燥而單調的自然環境
第二節 伊斯蘭文化的特徵
第三節 風雲詭譎的伊斯蘭世界
地理探究:區域紛爭與發展機會
第四章 歐洲文明的發展與擴散
第一節 文明發展與環境的關係
第二節 歐洲的崛起與擴張
第三節 區域整合的契機與挑戰
地理探究:二十一世紀西方文化圈的價值觀有何特色與變化?
第五章 超級強國的興起與挑戰──美國
第一節 美國的環境背景
第二節 移民社會的文化特色
第三節 產業發展與都市文明
地理探究:美國發展的前景與挑戰
第六章 南方區域的發展與挑戰──中南美洲
第一節 南方區域的自然環境背景
第二節 列強入侵與政治發展
第三節 殖民地式經濟的發展
地理探究:現代發展的優勢與挑戰
第七章 全球化
第一節 全球各地發展條件的差異
第二節 交通革新與全球化
第三節 經濟地理空間重組
地理探究:全球化的貢獻與挑戰
第A章 東西文化的接觸與區域發展──南亞
第一節 東西文化接觸的環境背景
第二節 多元的文化景觀
第三節 經濟發展與轉型
地理探究:南亞新興經濟體的發展與挑戰——以印度為例
第B章 南方區域的發展與挑戰──漠南非洲
第一節 南方區域的自然環境背景
第二節 列強入侵與政治發展
第三節 殖民地式經濟發展
地理探究:如何謀求更好的未來發展?
1.本書係依據民國一○七年教育部發布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社會領域「地理」編寫而成。全一冊,供普通高級中學一、二年級採用,為二學分之課程,可彈性安排於第一學期或第二學期
2.本書的編輯以下列四點為重要依據:(1) 以培養核心素養為導向,學習內容兼顧學科知識、技能及核心素養的連結;(2) 以學科方法、重大議題和學科應用三個面向,作為設計課程的主軸;(3) 學習內容具備深化探究能力、陶養系統思維和豐富生活智能的功能;(4) 重視學生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學習。
3.本套課程設計係以「地理技能」、「地理系統」兩個地理核心素養為主題,其中地理技能指地理學獲得知識、解決問題的慣用方法與技術,有助於科學方法的完整性;地理系統係從系統的角度,討論地理學的基本概念。這些內容將作為之後「地理視野」學習的重要技能、知識基礎,地理視野係從地理的角度理解區域文化的特色、區域問題的內涵、解決區域問題的策略。
4.本書特別設計「地理探究」的單元,強調做中學,並鼓勵與歷史科、公民與社會科及其他領域適當協作,以拓展學習者的視野和統整能力。期望透過地理資料的閱讀與解析、實地踏查、訪談,或各類地理創作與展演,提升學生的地理思維。